1.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为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7%。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有严重并发症者,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2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
3.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运动。定时定量进餐,限制饮酒,尤其不能空腹饮酒;规律运动,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建议糖友临时调整
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
4. 选择低血糖风险更低的降糖药
5. 外出或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和救助卡
关键点:
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人情况,设置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HbA1c<7%。如有严重低血糖史、寿命预期短或并发症严重时,可适当放宽目标,避免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风险。
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饥饿感等),配合血糖监测,按医嘱定期检查血糖与HbA1c。根据检测结果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减少因用药不当引发的低血糖。
在医生指导下,优先使用低血糖风险较低的口服药物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减少胰岛素峰值出现时的低血糖风险。
随身携带含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及紧急联系方式或救助卡,一旦出现低血糖,应立即补充糖分并寻求帮助。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公众号,参与更多健康科普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