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
第二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会换届大会
会议纪要
2025年3月29日上午八点半,由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举办的第二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会换届大会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召开。应到人数111人,实到人数80人。
会议现场 | 会议现场 |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杨梓琳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大会第一项议程由第一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会主任委员王浩教授做第一届工作汇报。
大会第二项议程,由杨梓琳副秘书长公布了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第二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会委员名单,按照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依次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名单。
专委会决定聘请王浩教授为主任委员,会议还推选了逯宁教授为专委会秘书长,推选李响为副秘书长。
职务 | 姓名 | 单位 |
主任委员 | 王浩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付迎欣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宫可同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李学东 | 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刘晓强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陶树东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王强 | 天津市胸科医院 |
副主任委员 | 王增光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秘书长兼常委 | 逯宁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副秘书长 | 李响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大会第三项议程由新当选的主任委员王浩教授对第二届专委会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报。
杨梓琳副秘书长最后宣读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及学会的宗旨。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会长瞿全新教授为第二届显微及微创外科专委会换届大会致辞。她强调,显微与微创外科作为现代医学“精准化”与“微创化”的先锋领域,既是天津医疗创新的名片,更是服务民生健康的基石,专委会的换届标志着学科发展的新起点。面对未来,第一要以“精微技术”引领学科突破,第二要以“临床转化”驱动创新落地,第三要以“全域普惠”践行医者使命。他呼吁全体成员继续深化跨学科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高效转化。
第一届主任委员作工作汇报 | 第二届主任委员做工作规划 |
颁发专委会铜牌照片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接下来是学术会议部分。本次学术会议邀请到了王蕾、李心蕊等知名专家,围绕显微及微创外科的创新和临床转化展开介绍。
首先,来自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的王蕾所长发表了名为《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报告,系统解析了当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瓶颈与突破策略;随后,来自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的李心蕊教授发表了名为《浅析医工产学研》的报告,从实践层面剖析了医工融合产学研的创新生态。
通过本次学术会议,我们取得了以下共识:一是构建“需求导向、医工协同”的全链条成果转化路径,通过政策赋能与平台共建,打通实验室创新到临床落地的关键堵点;二是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以智能技术驱动显微外科器械升级,推动天津本土高端医疗装备研发迈向新高度;三是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辐射,依托标准化培训体系与远程协作网络,实现微创技术从“三甲高地”向“社区网格”的精准下沉,全面提升区域诊疗水平。
本次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会换届的成功举办,为显微及微创外科专委会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为天津市显微及微创外科领域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动复杂器官移植与创伤修复等疾病诊疗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医疗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促进了天津市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显微及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
2025年3月29日